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萧伯纳 圣女贞德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1-10 21:58:03


圣女贞德是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一篇名著,这篇文章给我们描述了一位法国的名族英雄,是法国人心中的自由女神,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关于萧伯纳的圣女贞德。

萧伯纳的《圣女贞德》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戏剧之一。关于圣女贞德的电影和戏剧很多,就我瞄过的,我敢说没有一部能象萧伯纳 的《圣女贞德》这样深刻和宏大的了。萧伯纳的《圣女贞德》写的是一个人的宗教战争。在萧伯纳看来,贞德的历史意义几乎等同于马丁.路德。甚至象但丁,但丁 是站在中世纪和近代世界分水岭上的第一人。而贞德,则是站在现代世界入口处的第一人。因为贞德的历史功绩,她可以被封为圣女,但作为一个超出她那个时代的 先知,贞德却应当被视为异端而消灭。

《圣女贞德》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三幕里,科雄主教和沃里克爵士的一段对白。这两个合谋擒拿贞德 的人道出了贞德应该被剪除的真正原因:贞德的行为暗蕴了一种新的信仰原则(摈弃教廷中介的)和一种新的世俗政权的组织形式(民族统一国家的),贞德同时动 摇了罗马教廷和贵族封建制的基础。科雄主教和沃里克爵士很正确的把贞德所预示的这两种危险倾向命名为“新教”,和“国家主义”。事实上,马丁路德的宗教改 革和民族国家的兴起的确正是西欧现代社会的启始。

在宗教改革之前,罗马教廷一向是沟通上帝和世人的唯一合法中介,上帝的圣意只有 先通过罗马教廷的官方解释和教皇以及主教团的裁断才能广播人间。一切越过教廷,不经教廷圣裁便个人擅自播扬所谓的“福音”和“启示”的行为,一概要被视为 异端而加以打击。这类行为无疑会动摇教廷在人间信仰事务上仲裁权威的唯一性。那种巫灵附身式的谵言妄语祸乱人间,导致群体丧失理性,最终行为狂乱失控而毁 灭的严重恶果,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宗教法庭因此是必须的,为了拯救众多灵魂而烧死一个异端,这不是残酷而是仁慈。罗马教廷的权威必须被无条件贯彻。贞德的 行为非常危险,贞德自称受圣凯瑟林的显灵召唤,她直接越过教廷以上帝的名义去煽动法国军队,这种行为当然为教廷所无法容忍。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姑如此胆大妄 为,竟然越俎代庖替兰斯大主教为皇太子膏油,这不但是蔑视而且是直接破坏教廷的权威了。因为战争时期的权宜之计,教会可以暂时放过贞德,但一旦局势明朗, 贞德就必须以异端被剪灭。纵容贞德,就是坐视教廷的权威在人间被抹灭。如果个人有权不经教廷许可解释上帝的启示,那教会的分裂就不可避免了,这不是“新 教”又是什么呢?

以上这篇文章通过对于圣女贞德的这篇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给我们大家更好的展示了萧伯纳的写作功底。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