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一学生数学学情分析2016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7-07 18:03:35


初一学生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受到关注,这样才对孩子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有帮助,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初一学生数学学情分析2016这篇内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因此,刚进入七年级,他们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对各门功课都有一种新奇感,“代数”,“几何”究竟是什么?他们都会表现出一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求知欲望,刚开始就遇到了大量的枯燥的概念:如有理数,相反数,正数,负数,绝对值等,如果这时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七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如在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行程问题时,可用图解法和列表法相结合,弄清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实际意义,从而用式子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又如,在讲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时,可先复习小学算术的乘法分配律,从中发现整数运算中有乘法分配律,学习分数后,整数的乘法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这是因为数学中每一次数的扩充原来数集的运算性质都是不变的,因此,抽象出来的式子a(b+c)=ab+ac是学生早就熟悉的,从而借用这个运算律,把a换成xy或(x+y)就不难归纳出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和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如果把这个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用,又很容易概括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样,由浅入深,自然过渡,学生学起来容易接受和理解。另外,也可以在引入新概念前,向学生简单讲解一点数学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负数的引进,可以先简单的回顾一下整数,分数的发展史后指出这些数远不能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零上5的气温是截然不同的,为了说明这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向学生简略地介绍早在十五世纪,人们就采用了两个符号“+”和“-”号来表示两种意义的量,如那时欧洲的商人在装卸的箱子上画上一个“+”号来表示超重,画一个“—”号表示不足。在数学史上最早采用两个符号的人是十五世纪的德国的数学魏德曼,因为它很方便,后来就普遍使用了,这样就产生了带符号的数。这样引出的负数,学生学起来感到自然且有趣味。

二,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性是数学的一个特点,数学概念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抽象的结果。从小学生到七年级学生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从小学算术到初中代数,由数到式也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如玻利亚所说:“抽象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但同时,还要想尽办法使抽象的东西变得明确可及”。

七年级数学以“符号”,“字母”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起小学算术以“数字运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要复杂的多,抽象的多,而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到了初中,思维特点有了较大发展,但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突变的,仍要有一个培养过程,因此,我在讲解新知识时,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剖析。七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可通过向学生提供有关实例,给学生以感性材料,从中抽象出本质属性。概念的引入尽量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如从杆秤,温度计等引入数轴的概念。借助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引导学生利用点在数轴上的不同位置去理解,概括出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这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心理特点,又可以区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的系统,使这些概念在学生的印象中得到强化。学完字母表示数及建立代数式后,使学生会用含字母的一般式子来表示有理数。如有理数a表示正数时,记作a>0,表示负数时,记作a<0,表示零时,记作a=0,a的相反数记作-a,a的绝对值记作∣a∣,当a>0时,∣a∣=a,当a<0时,∣a∣=-a,从而引起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法则的建立,公式的推导,更应重视从大量的具体运算中,引起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如从同号两数相乘除,异号两数相乘除的实际运算中,概括出有理数的乘除符号法则。又如证明:“两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事实,但学生往往是拿具体的数去验证这是不严密的。应该用一般形式进行表达和推理:(1)要掌握这种数的规律,它的主要条件是能被2整除,(2)要给以表达规律的数学形式。如n是整数,2n是偶数,(3)要开始认识有关简单变形的证明:两个偶数2m和2n,它们的和为:2m+2n=2(m+n)从而验证了其和是偶数。抽象概念的形成促使学生抽象思维自然形成。

三,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久的特点,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年级学生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加强组织教学是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课前备课要精心设计,周密设计由浅入深,课堂讲解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语言要精辟,形象生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课堂上要有讲有练,教师的精辟讲解和学生的适时练习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边讲边练融为一体

如通过练习相同的乘数的乘法运算,概括出乘方的概念,通过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把合数分解成质因数而讲解因式分解等。

教师上课一开始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引导,重视启发诱导。如讲解因式分解的分组分解法时,介绍一组分解法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他的不同的分组法分解,其结果如何?启发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练习,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不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练习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实际,课堂练习必须形式多样,因题而易,口答,笔答,质疑,阅读课本等灵活运用,使学生手脑并用,从而形成紧张而不呆滞,热烈而又井然有序的课堂气氛。

另外,由于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上他们往往去背诵现成的公式,法则,套用解题类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法则及其计算时,要加强对法则的合理性教学,在讲述运算法则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符号与绝对值之间的关系。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确每一步进行了什么运算,所依据的法则是什么?并选择适当的题目,让学生注明每一步计算的理由。在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时,同样要求学生注明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教学从七年级就坚持这一点,长此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将会逐步有所提高,同时,也为下一步学习几何做好准备。

总之,对七年级的教学,还有待于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结合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学改革,坚持理论学习,争取把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提高到更高层次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初一学生数学学情分析2016这篇内容,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能够更加了解初一学生,更多的初中内容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