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二生物教案-动物的运动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2-18 16:12:27


初二是中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生物也是众多科目中的一科,好的教学方案会使学生接受课堂知识更加快速,因此下面的内容是学大教育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初二生物教案-动物的运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讲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而动物的作用和人类的的关系与动物本身具有运动和行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本节内容是这一单元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年的生物学基础,对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有所了解,但对骨、关节和肌肉如何协调配合产生运动和完成运动过程中还需要什么系统的协调配合认识不深。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很强,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嘴、动脑、动手,去发现、归纳、总结,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以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从而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动手,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分析、表达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

②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五、教法和学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挂图

七、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创设情境,再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然后进行讲解,使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学以致用。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奥运会运动员精彩一瞬的画面。如“亚洲飞人”刘翔飞跃跨栏的一瞬、女排姑娘顽强的最后一扣、射击冠军王义夫紧扣板击、篮球“巨人”姚明一记重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大屏幕播放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图片,如猎豹追捕着羚羊、袋鼠互相争斗、大象与它的孩子们欢快地洗浴、海豚跳水、丹顶鹤在空中展翅飞翔……请同学们欣赏,并举出一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如蜜蜂采蜜、孔雀东南风、猫捉老鼠、蜻蜒点水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这是教学过程的重点和中心环节。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先让学生活动活动肩,踢踢腿,做一做伸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些动作需要哪些结构完成?再演示:一根木条不能弯曲;两根连接后的木条可以弯曲,为什么?让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木条相当于骨,橡皮筋相当于肌肉,连接处相当于关节。即动物的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然后展示人的骨骼模型,让学生观察、讨论,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再播放关节模式图,让学生观察、讨论并总结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关节的结构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又播放骨、关节与肌肉关系模型图,弄清肌肉的组成和作用,区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并理解一组肌肉的两端要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然后用细绳推、拉玩具演示,说明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产生运动,如伸屈肘时就要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两组肌肉的相互配合才能产生运动。然后再引导学生做伸、屈肘动作,感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情况,体会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与舒张如何配合屈肘和伸肘动作,进而理解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的变化,即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发给学生一些硬纸、竹片/塑料薄片、橡皮筋、图钉、小刀等,让学生分组制作骨、关节与肌肉关系模型(展示材料),进一步理解动物的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从而突破难点。

(三)分组讨论、理解

①学生分组讨论在体育课上运动时,自己身体的各种生理特征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配合才能完成。

②动物的运动对动物有哪些意义?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动物通过各种运动能够有效地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关节具有牢固灵活的特点适于运动;骨相当于杠杆作用,肌肉起着动力作用,关节起着支点作用。

(五)教学反馈

让学生讨论、回答书本p31练习1—4题以及p29讨论1,进行反馈。

(六)教学延伸(课外探究)

让学生分小组课外解剖和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

1、向学生展示下面的探究实验提纲:

⑴两手捏鸡翅两端向内向外伸缩运动,观察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⑵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再次做伸缩动作,观察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

⑶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2、观察猪的关节,并对照关节模式图分析关节对骨运动有什么意义。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骨骼

一、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肌腹:具有收缩作用

肌肉

肌腱:具有连接作用

关节头

关节面

二、关节结构及各个作用 关节窝

关节囊

关节腔

运动的过程:神经→肌肉收缩→骨骼运动

三、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屈肘运动: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运动: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十、教学反思

1、成功经验

①利用媒体资源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师生感受到运动的美丽,健康的宝贵,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②通过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③通过课外探究实验,亲自解剖和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不足之处

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特别是制作模型时,耽误了时间,完不成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模型制作的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固定性还不够好,使用图钉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

以上的内容是学大教育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初二生物教案-动物的运动教案,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挑选并吸取可取之处为自己所用,如需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