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元帅的故事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4-29 17:38:58


说到教案,大家都知道的,教案的作用很大,教案能够帮助老师,更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我们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今天,我们学大的优秀语文教师将会给大家分享有关语文的教案,下面的这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元帅的故事教案,请大家认真的学习,阅读,并且能够掌握好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介绍十大元帅,简介朱德,导入新课。

1、出示ppt,师介绍十大元帅。板书“元帅的故事”。

2、简介朱德。板书课题:朱德的扁担

3、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

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挑东西、抬东西??

4:以前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运送一些物品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幅图片拍摄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图片中的这根扁担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元帅的故事》的第一篇《朱德的扁担》。再读课题

了解课文背景: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就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的想拔掉它。他们在两次围剿失败以后,又对根据地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这时,从山下秘密挑粮上山就成了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整体感知,词语学习;

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自读课文,思考:

战士们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了几次?朱德同志又重新削了几次?

走入课文,分析内容:

战士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

在挑粮时遇到了那些困难?山高路险

(从文中找对应句子:井冈山山高路险,来回五六十里,就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肩上挑着百十来斤的粮食就更困难了。)

想象情景: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_____________;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______________;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军长的朱德和普通战士相比又有哪些更大的困难?你从文中的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年龄大(已经四十多岁了)

工作繁忙(大家看到朱军长经常开会到深夜,白天还要和大家一起劳动)。

战士纷纷劝他不要挑粮,但他是怎说的?怎么做?

(“吃饭有我,挑粮也应该有我啊!”第二天又出现在队伍中)

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朱德认为自己和战士是平等的,就应该这样做,不因为自己是军长,也不因为自己比别人负的责任大,就可以享有特权。

(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家看朱德准备挑粮了,看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朱德在扁担上写字,为什么?原因是战士们藏他的扁担。

不听劝告,于是想出了一个妙计,这个“妙计”是什么?

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这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

这个个“藏”字,让你体会到战士们对朱德怎么样的感情?(板书:关心朱德的身体) 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不藏”体现了对他的敬爱。)

朱德为什么一定要参加挑粮?

尊重战士,与战士平等相处。(板书单元主题:尊重与平等)

你认为朱德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 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五、总结:

通过朱德爷爷的这根扁担,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朱德爷爷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伟人,有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作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注的的故事,请回去之后看《朱德的故事》、《我的父亲—朱德》。 《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革命老前辈朱德同志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一位革命前辈的故事,板书课题: “这个规矩不能有”,请大家一起来读读题目。

相信很多同学都预习了这篇文章,你们说说这篇文章是关于那位革命前辈的故事。 学生:彭德怀。

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彭德怀?(出示彭德怀的图片)那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介绍彭德怀?

引导学生观察本课的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加上引号? 学生:这是彭德怀说的一句话。

看到题目有什么疑问

他对谁说了这句话? “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相信同学们学习完课文后就会明白的。

二、初步感知

1.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你们都能读准吗?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3. 出示生字,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读。

细读感悟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彭德怀是个什么人呢?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彭总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怎么突然想去逛公园呢?(听说北海公园很热闹,游人很多。)彭总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图的就是-----人多,图的就是------热闹。

彭总要去北海公园玩,警卫人员是怎么做的?彭总又是怎么做的?

警卫员在怎么做的?(按有关规定首长出行的规定报告有关部门部门)

彭总又是怎样做的(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

他为什么要这样?(不愿意让别人认出来,不愿意打扰群众。)

如果他穿着军装,坐着汽车到公园门口,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过渡:警卫员赶紧通知有关部门,让他们知道安排接待首长,彭总生怕惊动了任何人,早早下车,走路到公园,但结果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公园写着休息,彭总离开了公园。)

彭总高高兴兴地来到公园,结果却是愤怒地离开了公园,从哪儿看出他的愤怒,找出相应句子。

1、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人员:“你们搞的什么鬼?”

搞鬼是什么意思?(暗中做手脚。))边读边想象一下彭总的动作,再来读这句话。从这句话我们看得出彭总他??(不高兴了。)

2、“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彭总的愤怒?

(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看看这句话用了几个问号?他是要工作人员回答他的问题吗?(不是,是在批评人。)这种说话方式叫“质问”,也叫责问,板书“质问。”看似在问,其实是在批评。

(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想想,当时彭总的声音大不大,可以把这个“说”换成什么?(叫、喊、吼??)相机让学生冲着所有人叫喊叫喊,冲着所有人吼一吼。再来看原句:我们知道彭总非常生气,但课文却没有用“吼”,“喊”等词语,而是用“说”,为什么?为了注意影响,彭总没有大喊大叫,但并不代表他不生气,他的声音不大,但平静中透着威严,读??;彭总的声音不大,但平静中透着愤怒,再读??

3、“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除了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彭总的愤怒,彭总的哪个行为也让你感受到了他的愤怒?(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所以,我们把这句话加上。

阅读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能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现在,你就是彭总,自己试试怎么读这段话。

你生怕就打扰了群众游园,现在却发现他们赶跑了群众,只接待你一个人,你生气-----(生读。)

你多么希望能像一个普通百姓一样和人民群众一起游园啊,他们却赶跑了群众,闭园接待你,你愤怒------(生读。)

那么这个规矩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那些工作人员把群众赶跑了接待彭总。)文中有一句更简单的话说了这个意思,你能找到吗?(板书:闭园接待首长。) 把这个意思加到题目中读,生读:闭园接待首长这个规矩不能有。

那工作人员为什么要闭园接待首长?

(为了彭总的安全,为了彭总游园游得高兴,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等。)

由此看来,闭园接待彭总也是应该的,是符合规定的,但彭总却说---------生读:“这个规矩不能有”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公园是大家的,不是彭总来了,别人就不能来等。)相机板书:不搞特殊化。

是啊,在彭总看来,虽然他是个大官,但他和人民群众是平等的,不能搞特殊化,所以,他说------生读:这个规矩不能有。

3. 工作人员奉上级通知,闭园接待首长,却遭到了彭总严厉的批评。从中我们感受到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集体反馈:公私分明,关心群众,不搞特殊,待人平等)

多么朴实的彭总,把自己放在和百姓平等的位置上,不搞特殊化,如此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难怪那么多人都亲切称呼他为彭总

板书设计

“这个规矩不能有”

规矩——闭园接待首长

不能有——不搞特殊化

“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和( )一块( )的事,赞扬了朱德( )的高尚品质。“这个规矩不能有”的故事颂扬了彭德怀( )的品质。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元帅的故事教案这篇文章大家已经学习过了,相信同学们从中有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我们祝愿大家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